ISO认证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证明
但很多企业拿到证书后,不愿意按时做监督审核
这样做看似省事,实际上可能带来严重损失
下面我们来看看,不按时审核会有哪些危害
1. 经济成本增加
(1)证书失效,重新认证更贵根据认监委规定,证书到期后3个月内必须做监督审核,否则证书会被暂停。暂停满3个月后,证书直接作废。
如果企业在这期间需要参加招投标或合作,不仅要补交审核费,还可能被罚款。更麻烦的是,重新申请认证的费用比监督审核高很多,企业会花更多钱。
(2)错过政府补贴和优惠很多地方对通过ISO认证的企业有税收减免、补贴等政策。但如果企业不按时审核,证书失效,这些优惠就拿不到了,无形中增加了经营成本。
2. 错失市场机会
(1)无法参与招投标现在很多招标项目都要求企业提供有效的ISO证书。如果因为没做监督审核导致证书失效,企业连投标资格都没有,哪怕实力再强,也会直接出局,白白丢掉生意机会。
(2)大客户不愿合作很多大公司、外企挑选供应商时,会优先选择有有效ISO认证的企业。如果企业不按时审核,证书失效,可能直接被踢出供应商名单,影响长期合作。
3. 企业信誉受损
(1)同行口碑变差ISO认证信息是公开的,如果企业因为不审核导致证书出问题,同行很快会知道。这会影响企业在行业内的形象,甚至影响在协会、商会中的地位,减少合作机会。
(2)客户信任度下降客户更愿意和规范管理的企业合作。如果不按时审核,客户可能会怀疑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否真的有效,甚至担心产品质量,最终导致客户流失。
4. 内部管理出问题
(1)管理体系失效监督审核的作用是检查企业的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。如果不审核,问题可能长期不被发现,比如流程混乱、责任不清等,最终导致管理体系形同虚设。
(2)员工不重视企业不按时审核,员工会觉得管理体系不重要,执行起来敷衍了事,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。
结语
ISO认证不是一劳永逸的,监督审核同样重要。不按时审核,企业不仅要多花钱,还会失去市场机会、损害信誉,甚至影响内部管理。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按时做好监督审核,确保企业长期稳定发展。